这样的一个东西在江津甜了100年全国人民都知道
来源:星空体育网页 发布时间:2024-07-29 18:10:58
在很多重庆人的儿时记忆中,香甜酥脆、甜而不腻、爽口化渣的江津米花糖是最好吃的零食。
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山城的街头巷尾就常常能听到“炒米糖开水”的叫卖声。炒米糖是米花糖的前身。100多年前,原江津县城的纯作坊式炒米铺就多达十余家。
1917年,陈丽泉、陈汉卿兄弟在江津城内创办了经营杂糖的商铺“太和斋”,并对炒米工艺进行了改良。1924年,陈氏兄弟研制出了“油酥米花糖”,也就是后来大家熟悉的江津米花糖。
回顾改革开放40年,江津米花糖的发展从“一花独放”到“百花争艳”,涌现出了“玫瑰”“荷花”等米花糖品牌,成为了江津食品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快来尝尝刚出炉的米花糖,甜得很。”70岁的吴永富精神矍铄,他热情地招呼着记者,聊起了自己的故事。
聊天中,吴永富常常会说到“甜”。吴永富说,这个字不仅是在形容米花糖,也是在说自己的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他尝到了创业的甜头。
上世纪80年代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江津出现了不少乡镇企业。以前靠种地为生的吴永富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和朋友开起了一家塑料包装厂。
“当时我们给一家米花糖厂做外包装,发现米花糖很受欢迎。”吴永富说,当时国营公司制作的“玫瑰”牌米花糖供不应求,其他小厂生产的米花糖销量也不错。
“那时,到了过年过节,想买‘玫瑰’牌米花糖,还要到处托关系。”吴永富说,他和四个亲友都很看好江津米花糖的发展,于是一人出了1000元,决定开一家米花糖厂。
米花糖要想卖得好,就一定要有特色。这是吴永富从创业起就一直坚信的一件事。于是,他找到了江津米花糖创始人陈丽泉的关门弟子黄绍荣。
“他最开始说什么都不愿意,我就隔三岔五去找他,做他的思想工作。”吴永富花了一个多月时间,终于说服了黄绍荣传授制作米花糖的技艺。
1984年6月,吴永富用筹来的5000元在农村租了一个不到200平方米的土房子,开始学做米花糖。
米花糖的制作流程与工艺并不简单。一块米花糖要经历泡米、蒸米、晾晒、阴干等20多道工序,历时7天才能制作完成。
吴永富给自己生产的米花糖取名“荷花”,寓意自己办厂是“小荷”露出尖尖角。他也想以荷花的品格提醒自己,做事做人都要有原则和底线,不以利益而放弃产品品质。
也正是因为吴永富生产的米花糖品质好,“荷花”牌米花糖上市后,很快就打开了市场。
“荷花”牌米花糖有多畅销?吴永富算了一笔账,当时米花糖一袋有10个,每袋的零售价是8角。不到半年,“荷花”牌米花糖的销售额就达到了20万元。
在很多人看来,吴永富创业成功了,但在家人眼中,米花糖在给吴永富带来“甜头”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挑战。
“那时我刚读初中,每个周末回家看到爸爸累成那样,我都会哭。”吴永富的大女儿吴萍回忆起父亲创业时的艰辛,眼眶泛泪。她和记者说,创业初期,工厂的工人不多,而且大部分都是亲属和朋友。除了睡觉,父亲的所有时间都在工厂里,一天要忙17个小时。
在家人眼中,吴永富的辛苦并没有换来应有的回报。虽然米花糖销量年年攀升,但是当时出资建厂,包括吴永富在内的五个合伙人,每人每年的分红却只有500元。
“我们没得多的钱拿来挥霍。”吴永富说,这样的分红方式是他和合伙人共同决定的。他坦言,米花糖的确让自己挖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但他没有用这桶金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是把大部分盈利花在了企业未来的发展上,比如购置新厂房,增加销量;买新设备,提升工厂的机械化程度;完善生产标准,创优质品牌产品;引进人才,加强培养……
1989年,吴永富的新工厂在江津建成投产。“荷花”牌米花糖从此在江津站稳了脚跟。
随着江津米花糖的畅销,生产米花糖的工厂和作坊也迅速增加,最多时甚至超过了百家。
很快,江津市场上的米花糖也从以前的供不应求,变成了供过于求。除了生产量有限的“玫瑰”米花糖依然畅销外,很多品牌的销量都开始缩减。
吴永富意识到,江津米花糖必须要走出去,开拓新市场。但这必须先要解决一个问题:延长米花糖的保质期。
“米花糖没有一点添加剂、防腐剂,所以保质期一般只有3个月。”吴永富说,米花糖采用了熟猪油做配料,到了夏天高温时,保质期一般只有15天。
为了解决这一个问题,吴永富带领公司的技术专家反复实验,最终研发出用棕榈油替代熟猪油的新生产方法,既保留了江津米花糖香甜的口感,又有效提升了米花糖的保质期。
做包装生意起家的吴永富还专门请来包装设计师,给米花糖设计了铝复材质的新包装,替代了以前常用的透明塑料包装。一方面更加美观上档次,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延长了保质期。
吴永富还率先在江津米花糖行业中,推出了航空定制产品。“荷花”牌米花糖不仅在重庆江北机场销售,还成为了航空公司机上餐食的特色小吃。
2002年,“炒米糖开水”的叫卖声首次经由吴永富传向海外,江津米花糖出现在了美国的糖果市场上。
他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产业高质量发展,江津米花糖已拥有了很多忠实“粉丝”。
“我和我92岁的老母亲每天早上都要用米花糖和蛋,一起泡水吃。”吴永富说,这是一家人的标准早餐,已坚持了近40年。
吴永富工厂的年销量也印证了他的说法。去年,工厂年销售额在7000万元左右。
如今,吴永富工厂生产的产品,已从最初的60克“油酥米花糖”,衍生出了40多种相关这类的产品。银耳早茶和椒盐、麻辣味的米花糖,还有小包装的迷你米花糖,成为了市场新宠。
就在这个月,“荷花”的米花糖生产项目竣工了。明年4月左右,工厂就将搬迁到德感工业园粮油食品园,在新工厂里继续扩大生产规模。
新工厂的设计产能达到了3亿元。新设备、新工艺、新产品,将逐步提升江津米花糖的品质和美誉度。
明年,吴永富打算研发更多米花糖新产品,开发更多新市场,并全力发展电商销售平台,让江津米花糖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