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12】唐菓子制造传承人:让北方千年美食在云南落地开花
来源:星空体育网页 发布时间:2024-07-19 21:01:48
中新网昆明7月11日电(黄兴鸿)“许多人认为和菓子是日本本乡美食,其实它源于我国唐朝菓子。”11日,区级非物质文明遗产代表性项目唐菓子制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阮智敏介绍,为以正视听,其结合云南特征,将菓子改进后命名唐菓子,深受商场欢迎。
11日一早,坐落云南省昆明市滇池湖畔、西山脚下的茶马花街游客人山人海。阮智敏的工作室地处该街中段,不少游客被他的唐菓子所招引。“制造精巧,软糯酸中带甜,口感特别。”游客品味后拍案叫绝。
阮智敏本年41岁,江苏南京人,高中毕业后开端有用学习烹饪。“那时红、白案都学,浅显地说红案便是中式烹饪,白案便是面点。”阮智敏介绍,班师后,他曾在南京一所校园教烹饪。
2003年,阮智敏被调到昆明一家烹饪校园任职,教授雕琢、糖艺、面塑、果酱画、翻糖等课程,并潜心研究食物雕琢艺术。
“在唐朝,菓子是贵族和士大夫茶宴中佐茶而食的糕点。现在北方都很盛行,咸中带酸,一般制造成动物形状,但其时云南却没有,2007年,我专门去北方拜师学工艺,计划回云南进行传达。”阮智敏介绍,菓子制造的食材包含面粉、白芸豆粉、糯米粉、多种生果及蔬菜的榨汁,经过揉、捏、压、推、剪、叠、上色等方法,制造成精巧的造型,然后油炸或烤制供食用。
阮智敏称,咸中带酸的菓子在云南并不受欢迎,所以他进行改进,结合云南喜爱的口感,调整食材配比,主食材经蒸或煮上色制造成各种鲜花形状后即可食用。这一改动,很快就赢得顾客的认可。
2021年,阮智敏从校园辞去职务,在茶马花街开工作室,努力推行唐菓子。2022年2月,他被昆明市西山区文明和旅游局认定为非物质文明遗产代表性项目唐菓子制造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到现在,阮智敏共训练了1200余名学员,每年都带领学徒到昆明多所校园教授制造技艺,让青少年增进对我国美食文明的了解。他表明,今后会结合云南民族服饰图画等,移风易俗。
到阮智敏工作室学习唐菓子制造的昆明人申爱玲介绍,她之前到茶马花街玩耍被唐菓子“圈粉”,所以前来拜师,学成后将开店。(完)